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

03.17 - 世界末日 is yet to come

《日布 Po Daily2011.03.17
 
~ 你無法改變過去,若擔憂未來,連現在也賠上了。 -- 靈命日糧 2010-11-29 ~

 
【小日記】世界末日 is yet to come
跟媽媽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新聞,然後她談起周遭的同事們正在流傳2012年世界末日之說。我跟她解釋那應該是一個流言,古瑪雅曆法之所以在2012年12月尾停下來,是代表一個紀元的結束,亦即新紀元的開始,並不一定意味著世界末日的到來。

其 實,我倆的身邊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負能量,但我們的末日心態都傾向冷靜和正面 — 末日又有什麼可怕呢?換個角度看,那是一種赦免苦難的恩賜。反而那些避無可避的天災、樂此不疲自製的戰亂、人禍,才是真正教人憂思的泉源。要在各種苦難和 威脅中努力存活,有時確實是教人心力交瘁。儘管如此,我們還是得悉力以赴,不為什麼,就是為了要活下去啊!要的起心肝,在「做人」這個任務中做到最好。香 港人能夠活著,並有剩餘心力去預期「赦免苦難的恩賜」之不日降臨,本身就是最大的恩賜。


【大樂章】讓豎琴引領我們進入音樂天堂
相信大家應該不會對Debussy's Arabesque No.1感到陌生,香港的高級酒店食肆會所美容院很愛播這首純音樂,可說是鎮廁之寶(莫非圓滑的音色有助滑腸通便乎?)沒記錯的話,N年前的柏斯琴行廣告亦曾用上它。

這個豎琴獨奏版本,是欣賞完2010年1月23日的《于丹 x HKPO》音樂會之後在YouTube上找到的,個人覺得豎琴比鋼琴更能突此樂章所呈現的清澈流麗感覺:

以下是音樂會當晚放在Facebook上的觀後感:
 
「可能豎琴比較冷門,觀眾人數比以前睇過嘅大交(港樂)音樂會少,但係外籍樂手就多咗好多,銅管組尤甚......
雖然係harp concerto,但係harp嘅音質做唔到主角,唯有于丹獨奏Debussy's Arabesque No. 1嘅時候,先覺得佢live up to its name of "music of heaven"!」
 
***

早 陣子友人在Facebook上分享了電影《借東西的小矮人亞莉亞蒂》主題曲《Arrietty's Song》,由法籍女歌手Cecile Corbel演繹,她在MV中一邊唱歌一邊撥奏豎琴,令我覺得非常新鮮兼有型!!恕在下鄙陋,鋼琴、結他甚至流行鼓演奏歌手見過不少,豎琴演奏歌手還是首 次遇見。在這首歌曲中,雖然她只是彈奏簡單的和弦,卻令整體旋律增添了一份澄明、深遂的調調,引人入性。如果功夫加足球有得諗,咁豎琴加流行曲都可以大搞喎!

【文章重溫】

伍晃榮先生曾說:「好波不妨一睇再睇!」我說:「婆仔文不妨一讀再讀!」以下是由信博移過來的精選文章之一,大家有空的話請來懷緬一下:


Finger Lickin' Good
發表於2011.02.07

在國際企業工作的好處之一,是有機會接觸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,真正大開眼界。

一次,司職相同的同事聚首美國總部,進行「聯合國」會議。閒聊期間,巴西和阿根廷的男同事談起足球,我好奇問:「Which team is better?」此話一出立即後悔不已,但願不會挑起 World War III。阿根廷同事從容不迫地說:「We are better but they win!」哄堂大笑,巴西同事笑得尤其燦爛,對於這個睿智的答案相當滿意。巴西同事或許在想:「我們贏了,事實證明我們較優勝!」而阿根廷同事則可能認為球賽牽涉天時地利人和,勝負未必反映真正實力。Better末必win,而win的那方未必是better,善用言詞本身在概念上的含糊之處,將尷尬扭轉為幽默,這招「擲袋」,畢生受用。

當我尚在回味這種南美式幽默之際,兩名好同事再次語驚四座,令我震懾不已 — 他們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,商討當天晚上在哪裡一起吃飯直落叫雞!兩條肥肥的雞蟲散射出興奮貪婪的眼神,猶如細路蠢蠢欲動鯨吞家鄉雞。眾人大表詫異,他們卻面不紅耳不赤,表示難得長途跋涉飛來美國,當然要盡情體驗地道貨色。Holy shit!他們以為自己是因何而來的?是為了編採國際版肥龍手記嗎?

「Chippendales脫衣舞男表演在哪裡售票?」正所謂您不文我不儀,我舉手向美國同事發問,向肥蟲瞟了一眼,心裡想:「You love chicks and I love ducks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