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

03.08 - 吸力磁場

《日布 Po Daily2011.03.08


~ 「您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(馬太福音26:41) ~


【小文章】吸力磁場
在北京公幹期間,透過同事認識了一位香港人。他本身是讀建築的,趁著興致尚濃、客觀條件還許可,給自己整整一年的悠長假期,隻身跑到北京去,選讀法文當幌子,為的是真真切切地體驗當地生活。那個星期是他的考試周,但仍負起導遊重任,日間帶著另一位無良香港朋友上山下海,登長城遊跳蚤市場,夜間帶著我們幾個香港鄉下仔四處吃喝遊覽。首次見面,大伙兒坐在後海的星巴克傘座,一邊啜著咖啡吃著 dessert buffet(開公數瘋狂選購店內所有甜點款式),一邊說東道西,由兒時趣事、花邊新聞,說到政治、人生抱負,言談甚歡。

一位一起在紐約集訓的美國女孩,拋下感情要好的男朋友,一個人穿州過省,由西岸跑到東岸工作。她說,男友年紀比她大,多年來 grew her up,要分開依依不捨,但她有很多事情待要完成,例如到世界各地旅遊、往不同的公司工作、搬到其他省份居住 — 美國海岸線上的沙灘,她很想一一遊歷。男友問她能否留下來,她反問他可否拋棄高薪厚職隨她出發。最後是她踏出新一步,言明既然作出了抉擇,感情上若有閃失也無可奈何,很有鄭秀文的《捨不得您》歌詞中所描寫的意境。

這類特立獨行的人,不論是男是女,在我而言,吸引力很大。敢於脫離最安全的慣性生活軌跡,以換取渴望擁有的人生經歷,教他們散發特別的光芒,言語間滲出一般香港人所缺失的世界觀。單是清楚個人目標這一點,已教我汗顏,更何況他們身體力行,獨個兒正在努力中。耶穌說:「您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這是世人的真實寫照。那些心靈與肉體互動而堅強的人,總讓我既羨且妒。



【大廣告】人,為什麼要活著?
「人,為什麼要活著?為了思念?為了活下去?為了活更長?還是為了離開?」

答案由幾位平均年齡達81歲的夢騎士來告訴我們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CwhIOzQ-_0



 
【文章重溫】
伍晃榮先生曾說:「好波不妨一睇再睇!」我說:「婆仔文不妨一讀再讀!」以下是由信博移過來的精選文章之一,大家有空的話請來懷緬一下:


姨媽巾人
發表於2011.02.10

我是用筆名在信博裡面混的。「布婕」是我未來女兒的名字 — 假如我痾得出她來的話。由於我從甚少跟相識的人提及這個新朵,因此,在下應該跟正在看本文的閣下素未謀面,不打(字)不相識,或是相識不相認。躲在女兒背後向著大家說三道四、放放響屁,又看看大家進來放低幾兩,是多麼爽皮的一件事。

然而,響屁歸響屁、爽皮還爽皮,我的屁只是陰濕兼鹹濕,不太酸臭,不會毒害同胞 —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。我嚴格要求自己對「布婕」所發表的每隻字都懷有切腹明志的決心,假如有一天不肖女理應處斬,敗母將會以真身站上斷頭台。(由於在下貪生怕死,不想英年早逝,所以在自己地盤以外的地方只會留低隱形腳毛,甚少留下黑白腳印。)會做起熱血武士來(但願《最後冇事》!),是由於本人對文字和互聯網的巨大力量深信不疑:隨心發放一個簡單smiley、兩個字根「十」和「卜」,可能勝過送人家一百箱Red Bull;在鍵盤上飛快打出「掉」「那」「星」,或會比兜口兜面兜巴星挑起更多的紛爭,還附送大量冇性的塘邊鶴。文字的力量透過光纖被無限放大,以光速被傳送至每個時空,再被Google永久放進頁庫存檔。做不加索很過癮,但同時可以很大鑊,故寧願三思而後打。

但顯然我是多舊魚了,網上的江湖規矩並不是這樣的,沒有規矩就是規矩,無需自律就是律法。因為躲在電腦屏幕和虛構網名的後面,「面對」著於現實生活中不相識的陌生人,更有天殺的「言論自由」硬膠盾牌在手,所以某些閒人在虛擬世界的一舉一動都是樂而雅「零感特薄」姨媽巾,零個責任感,人格特薄。在這個無邊無際、無限失控的互聯網帝國裡,一切都變得太輕易輕率,大腦自然而然地power off,教人將生而為人應有的品德統統拋諸腦後。即使是小學雞,也能輕易以平均23-40 wpm的打字速度將鍵盤亂咁舞,猶如在Crazy Taxi電玩遊戲中瘋狂扭軚,彷彿通過橫衝直撞傷害別人,方能找到自我存在感。

由於姨媽到是生理問題,因此無論如何也會血崩見紅的。每次在網上遇見這種姨媽巾人,我會盡量無視,連以一笑來置之亦嫌俾多咗(要笑的話,像波兄一樣來布婕信博「一笑」就可以了……一笑。)網上景觀開揚,放眼望去,我們都是被放生到沙田的馬騮,有的會珍惜廣闊自由的空間,著眼於如何善用自己的生活;但亦有放肆的一群會隻揪群毆、正面或從後襲擊人類、齜牙尖叫發出噪音、老笠遊客的食物、八卦地摷垃圾桶、擅自掀開人家的惠康膠袋,甚至當眾捉虱、便溺、打飛機、交配、搔下體和馬騮屎忽……天性如此也。有時在討論區遊走,這些小學時代馬騮山旅行的壯觀畫面就會浮現,只好驚鴻一瞥馬騮好戲,然後匆匆走過山頭。

正面一點來看,姨媽巾人的存在是必須的。利用網絡之便做有意義事情的網民大有人在,例如信博尼高兄堅毅不拔地發表「Birthday Party of 512 KIDs. / 給小朋友的信」、陳大為兄不吝嗇跟人分享獨門財經分析方法和正確投資態度,不一而足;即使只是分享生活點滴,亦會對讀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,因為每個主動或被動地、有意或無意間隱身於網名背後的人,都總會有希望從別人身上獲得力量的時刻。姨媽巾人的強大破壞力,正好將這些好人好事襯托得更耀眼而富建設性,亦提醒我們當心不要倒退,做出人類近親的未進化行為。

臭屁放多了,好應該找大夫檢查心地、胸襟和肺功能,免得廢話連篇,污染地球。多謝支持環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